圖源:新華社 攝影記者:鞠鵬、謝環馳、燕雁、翟健嵐
據新華社消息,7月5日-7日,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在江蘇蘇州及南京兩地考察。
在蘇州,總書記先后來到蘇州工業園區展示中心、蘇州華興源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平江歷史文化街區,了解高科技園區建設和發展、企業科技創新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等情況。
這之中,2005年6月落地于蘇州工業園區的民營高科技企業——華興源創成為總書記此次蘇州考察的重要一站。
總書記走進展廳、研發車間、光電實驗室,察看產品研發、生產、測試流程,詢問企業設備產品的性能、用途、市場等情況。看到企業研發人員都是年輕人,他十分欣慰。
總書記說,國家現代化建設為年輕人提供了廣闊舞臺,大家正當其時,要把握歷史機遇,大顯身手,勇攀科技高峰,將來你們一定會為自己對民族復興所作的貢獻而自豪。
為什么是華興源創?
聚焦晶圓、芯片、封裝、模組、系統等專業檢測設備領域,華興源創深耕工業智能制造,研發人員占到公司員工的43%。2019年,其曾以84天的超快速度IPO,成為中國“科創板第一股”。背后的效率與成功,也代表著蘇州超強的科技創新基因。
這家蘇州上市公司還蘊藏著哪些創新密碼?讓我們一探究竟。
華興源創的創新密碼:
“兩把槍”“兩條腿”“吃了一個蘋果”
其實,華興源創的故事起源于一段“外國人能做,中國人也能做”的往事。
21世紀初,中國液晶市場非常巨大,國外巨頭也紛紛到中國投資建廠。陳文源敏銳地發現,“華東市場整個LCD制造大廠,整套設備基本都是進口的。”
2001年前后,陳文源在一次與客戶交流時得知,中國對LCD行業還非常陌生,“在國內并沒有這樣的產業鏈,更別提檢測環節,我覺得這是一個機會。”
面對蓬勃發展的電子產業,該從哪里下手呢?
“別人挖金礦,那我就賣牛仔褲吧!”陳文源想,做手機和做屏幕,都不是自己擅長的,配套和技術服務卻是自己熟悉的領域。于是,華興源創在2005年成立。
早期的五年,公司靠著螺絲刀和電烙鐵“兩把槍”,度過了生存階段。
“我們給客戶提供非常快速的技術服務,先從修理開始,然后再給對方做維護。”初期階段,華興源創在服務創新上也有著自己明顯的優勢:一是本土化企業,離客戶近;二是技術服務快速;三是定制。
“推出第一款設備,我們用了整整3年。”陳文源在接受上海證券報采訪時曾感慨,液晶面板檢測設備涉及電子、機械、自動化、機器視覺、軟件等多領域技術,難度之高可想而知。
但華興源創抓住了智能手機的“潮起”,很快憑借過硬的技術和交付能力,成為了三星、LG、夏普、JDI等國際知名廠商的設備供應商。
華興源創董事長陳文源 圖源:蘇商會
2011年-2014年,華興源創進入成長期,騰飛源自吃了一個“蘋果”。
自iPhone 4開啟觸屏手機時代,蘋果公司就愈發需要技術更先進的觸控屏檢測設備。2011年,蘋果在一家日本知名液晶大廠內“偶然”看到了華興源創的檢測設備,便找上門談合作。
“這就是我們想要的設備。”蘋果專家在嚴苛考察、驗收后給予了華興源創高度肯定。陳文源也透露,在公司成長階段,他更注重技術、人才和客戶的積累。
“當時公司給人才的一個要求,就是要從現場出發,直接去客戶的現場,不去是做不出好產品來的。”這個要求也打動了一些有抱負和強烈意愿的人才。
有了人才,華興源創在與客戶的溝通交流中,逐漸掌握和積累了一些核心技術,成為面板檢測領域的領頭羊。
2015年以后,華興源創又邁出了另一條腿——開啟集成電路檢測設備業務。
“我們曾給蘋果做了一些小芯片檢測的設備,運行性能良好,當時覺得多面板領域的檢測技術是可以遷移、運用到集成電路領域。”陳文源透露,“更為重要的是,我們觀察到,集成電路產業正往中國轉移,有望發展成為下一個‘面板’業,且體量更大。”
認真研究產業2到3年后,華興源創大踏步跨入集成電路領域,從為客戶提供手動檢測設備,到半自動檢測設備,到如今提供全自動檢測設備。“該業務對公司發展幫助很大,我們完成兩次跨越。經歷過這兩次關鍵跨越的企業就成長起來了。”
到了2019年,華興源創以84天的超快IPO速度,正式成為中國“科創板第一股”。
總書記在蘇州考察,
為何去了華興源創?
如今,4年過去,此番總書記考察走進華興源創,還釋放了什么信號?
答案還是重視企業科技創新。
2023年3月5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,圍繞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,提出要發揮科技型骨干企業引領支撐作用,促進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健康成長,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。
4月,二十屆中央全面深改委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《關于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的意見》。會議指出,要加大企業創新支持力度,積極鼓勵、有效引導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創新,推動企業在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和重大原創技術突破中發揮作用。
今年以來,總書記也多次走進企業考察科技創新情況。
從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、中國電科產業基礎研究院,到呼和浩特市中環產業園,再到這次考察的蘇州華興源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密集的考察足跡,也映射出總書記對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的高度重視。
華興源創的騰飛離不開
蘇州科創沃土的精心培育
作為中國“科創板第一股”,華興源創深深鐫刻著蘇州城市科技創新的基因。
在其之后,蘇州科創板如黑馬一般開始狂飆。到上月9日,隨著阿特斯在上交所科創板鳴鑼上市,蘇州也迎來了第50家科創板上市公司。數量僅次于上海、北京,位列全國第三。
50家意味著什么?一組數據是:目前全國科創板上市企業500余家,江蘇占103家,蘇州50家占江蘇近半、占全國近1/10。這也意味著,國內每10家科創板上市企業,就有1家來自蘇州。
蘇州究竟是怎么做到的?
經濟、產業、人文缺一不可。此次蘇州之行,總書記除了考察華興源創,還去了蘇州工業園區展示中心和平江歷史文化街區,我們也可從中或可窺見一斑。
蘇州工業園區,自1994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,首開中外合作共建工業園區的先河。歷經29年發展,作為“探路先鋒”,其已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489家,上市企業62家,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74.8%。可以說,蘇州工業園區,代表的是中國經濟和產業的蓬勃生機和爆發力量。
圖源:蘇州姑蘇發布
而平江歷史文化街區位于蘇州古城東北隅,距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。對歷史最好的繼承,就是創造新的歷史。在蘇州,江南文脈的汩汩清流正從歲月深處涌來,匯入中華民族的精神之河,浩浩蕩蕩、奔向未來。
文章來源:創客公社